上海昨天发布相关方案,将面向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建设一批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根据《上海市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概念验证平台将成为上海科技创新布局和科技管理改革的重点任务,平台最高可获3000万元资金支持,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概念验证,就是将创新概念和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成果的活动,是链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键环节。通常,概念验证兼具技术与市场可行性“双验证”功能,可有效降低研发风险、提高技术成熟度、增强社会资本吸引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也提出“实施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计划”。
前期,上海通过鼓励各类创新主体自行建设、自主探索,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多领域分布、市场相对活跃的态势。但对标国际,对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求,目前的概念验证平台建设还存在体系化布局不深、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专业化服务体系能级不强等问题。为此,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教委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聚焦两大问题,也就是“布局什么”“怎么布局”。其中,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将改革现有概念验证平台,提升其能力;在脑机接口、细胞与基因治疗、硅光技术、第四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将新建一批平台;在量子科技、时空信息、类器官与再生医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将谋划储备一批平台。
在具体细化操作中,上海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其中在战略前沿、未来产业等领域,将强化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布局,同时也会鼓励各创新主体自行探索、自主建设。此外,上海将引导概念验证平台向张江高新区集聚,尤其是在张江科学城、大零号湾、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建设若干示范效应明显的概念验证平台,吸引一批科技成果、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
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不仅对概念验证平台的布局和建设进行谋划,还重点强调要构建“概念验证服务体系”,包括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科技成果初始验证体系、科技成果实验室验证体系、贯穿全过程的市场化验证体系。其中,针对早期成果,将鼓励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等建立成果池,落实经费,定期批量开展论证,形成“种子”清单。对更具潜在价值的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挖掘其核心价值,开展原型样机、小试等验证,建立里程碑式支持与验证服务机制。在此过程中,未来产业基金、项目经理人等,将积极参与概念验证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为有效推动概念验证平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还推出政策“组合拳”。在资金支持方面,针对战略前沿、未来产业等领域的新建平台,上海最高将给予3000万元支持;对于创新主体自建平台,将在综合评估后对表现突出者给予每年不超过300万元的后补助。此外,上海还将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基金等多种市场化手段,加大金融赋能。
通盈策略-通盈策略官网-沈阳配资平台-最大最正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