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片刻,还是订了去往曲阜的火车票。我对这个一贯西装革履模样的品牌有着天然的信任感。西装革履有很多种,在我们楼下招租的中介和楼里坑蒙拐骗老年人养老金的那群都那么穿,表面上光鲜亮丽,但甚至不用从上到下的扫一眼就能一眼看透,还是轻浮了些。
林肯不太一样,虽然总体严肃,但各有特点。最小号的冒险家,有点儿像我去年偶然在日本的The North Face里买到的一件西装外套,功能性和透气性是主打,整体剪裁固然也不会像裁缝量过的那么标准,但更轻松一些的氛围不会带来“装大人”的青涩感,反而更合适了。至于老大哥领航员,一副old money的模样。早已不是tailor made的岁月,还大胆了不少,是可以偶尔秀一把肌肉,身上偶尔有个shiny装饰的个性打扮的“老克勒”了。
我的试驾顺序与很多同行的老师们相反,这本来是老大哥的场子,是全新领航员的首次试驾,所有人的焦点都在那里,而我恰巧是严格的按照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顺序在野地里豁了一天,别有乐趣。
简单的workshop之后,顶着40℃的高温走到了我的车队,找到编号,看见是一副笑嘻嘻模样的冒险家,很难描述当时的心情。不知该说林肯真的胆大,还是都先拉出来溜溜再说。值得承认的是改款后的冒险家外观一直显得很有神,不管我状态如何,它永远饱满,一副随时出发的样子,不管不顾的,全然不在乎它将要驶上的是什么样的路——或者根本就不能称为路的地方。
对讲机里说让打开“复杂路况”模式,我来回拨动了几次,液晶仪表上的模式已经转了几圈,嗯,这小家伙没有。苦笑一声,决定切到运动模式,顺便关了半档ESP,在队尾留了点距离不疾不徐的跟着。反正我后面就是Bronco的尾车,上不去也有好大哥拽我。
顶配的冒险家给的很多,跟初次去徒步的装备党很像。2.0T的发动机有190kW的功率和接近400N·m的扭矩,拉它是足够了。四驱是很智能的那种,不硬核,但分配驱动力的速度挺快,也更愿意主动断开变成两驱模式便于省油。CCD自适应悬架算得上同级唯一,舒适性是优先考虑,越野的话,也能应付。
没有什么循序渐进,刚刚驶出营地区域,前面就尘土飞扬。显然是有的车已经开始打滑。本着基础的经验,离前面那辆看起来行驶姿态不太靠谱的车留出了两辆车的距离,能让我有更多的路线选择。炮弹坑和交叉轴在这个越野公园里像三环上的井盖一样常见,陡坡上猛然翘起一个轮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尽量稳着相对大一点的油门开度,在障碍面前不多犹豫,让轮胎早点儿空转,也更早地激活电子限滑从而恢复抓地力。冒险家的动静在我持续的push下听起来不轻松,但更小的尺寸和更短的轴距让我有了更多余地。只要不是非往最深的大坑里开,车身轻晃几下就可以继续前行。自适应悬架聪明地变得更加坚硬,干净利落,让地面的感受变得十分清晰。刹车行程稍长,可足够线性,下陡坡的时候也可以流畅地蠕动下去。我很享受这种稍有挣扎的征服感,需要一些驾驶技术的帮助,但车是愿意走的,善于上扬的发动机转速也在诉说它的努力。这跟它外观设计的样子很是匹配,怪招人喜欢的。
驾驶它的感受,有点儿像是越野能力稍弱的jimny,哪儿都能过,但仅限让自己过,帮不了别人。区别是,冒险家舒适太多了。车外早已战火连天,车内还能吹着空调听着歌。配置拉满的冒险家舒适性配置一样没落。14扬声器的Revel音响配上主动降噪,谁也没想过在这时候还能听上一曲轻柔的合唱。座椅通风配上带新风管家的空调,抹去了所有的焦躁。整体表现只有一个优雅可以形容。
在半山腰上,我迎来了航海家。明显上涨的尺寸,更加稳重的设计,一切都多了点岁月的痕迹。不是老,是沉淀。也不油腻,只是要考虑的更多。
曾经开着航海家在北京周边肆意了一周时间,这辆公路上像艘游艇般的SUV应对城市中的路况有着罕见的从容,从容的几乎没有任何性格表达。
驶上第一个坡,便能感受到航海家对于砂石环境的不悦。即便从它开始有了砂石路面的选项,明显偏向于公路的油门与刹车调校让它在山里显得有点儿反应过度,它太机敏了。还是那台2.0T+8AT,依然配备的CCD,标定更加全面的AWD系统,怎么都是满配的样子,唯独缺少了一些浑厚的底气。这是独属于“中浪”的纠结,跟它的目标群体一样。它在舒适区做到极致,也在舒适区之外有着看似从容的表现,它只是不喜欢而已。每一个障碍,它都比冒险家的反应更快,但更显沉重,考虑地更多。航海家注定不是那个年轻的,有些莽撞的家伙了。这是人生上的必经之路,也是平静海浪中暗藏的汹涌。
可能是上午把开着Bronco的教练们憋的挺难受,下午的越野路线明显要来的更难一些,再加上一上午几十车次的穿越,各种沟沟坎坎都变得更大了,于是也能见到一些车无法一次通过,倒车灯时不时就在前方亮起。
我依然给自己预留了更长的跟车距离,但手握飞行家的方向盘,也实在没什么好紧张的。3.0双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加上齿比绵密的10AT,就算没有低速放大档,就算涡轮不起压,这个基础排量也足以带动这辆车丝滑前行。伴随着一些低吼以及双腔空气悬挂+CCD电磁悬架的更大行程,稳住脚下,选择好路线,连Bronco都要用心一些的地方,飞行家也能跟的有模有样。
休息时间,后排上来两位摄像团队的大哥。扭头帮着整理设备的时候,才发现后面的4个座椅。没错,我这辆飞行家,是6座的。换个方式说,它可以带上更多人,一起向往远方。拉上他们,再次上路,飞行家依然从容优雅,甚至也没让我感受到它狭长的车身有任何不灵活的地方。这辆“陆上专机”,段位跟同级别比,已经在平流层稳赢了。
终于,在即将迎来落日之时,我开上了全新一代领航员。这辆林肯品牌的旗舰无论是绝对尺寸还是看上去的气势都足够雄壮,甚至在城市里都有些害怕它的一脸严肃。我从未开过任何一代的领航员,它太威武了,我压不住它。但这是野外,它只让我感到安全。按下D挡按键,这辆移动城堡缓缓移动起来。
看着仪表盘上一堆橙色指示灯,我知道领航员已经完成变身,准备好变成它的兄弟F150猛禽的身份了。这个巨大的家伙动力来的相当蛮横,野起来也是当仁不让。很难想象这个超过5米5的家伙是怎么上的坡,可它就是家族里越野能力的最强王者。走过的越野路线已经略显无趣,前方的教练猛然拐弯,对讲机里的声音也变得逐渐兴奋:“来,我们适当提速。”
模仿Baja 1000竞赛的道路盖满松软的黄沙,曲折的弯道也让重心在两侧不断转移。既然领航员带来了信心,我也决定“僭越”一把。关掉了所有的防滑系统,将复杂路况模式微调一下,让它更加野蛮,在沙地里狠给了一脚油,带着方向一把将这辆庞然大物甩了起来。难以置信,这辆带着大梁的高重心SUV疯起来是如此自如,丝毫不觉得车身与底盘间有任何分离感。扬着土挠着胎狂奔许久,酣畅淋漓。即便我坐在一个满是真皮与屏幕的冰爽空间里,驶回铺装路面后还是下意识擦了一把汗,好像刚才的半个小时穿越了。只有被要求尽快切换回两驱模式的声音告诉我,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这套硬四驱也真的跟它兄弟如出一辙。
每一辆林肯的SUV,都逃不过“优雅”的主题。即便是在这个以野为主题的公园里,它们也依然尽其所能让车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保持从容,不急不迫。它们绝非无所不能,但是时候重新认识林肯的SUV了。它们让我意识到,优雅是一种选择,可以时刻呈现,但并非唯一一面。
编辑、文字-程诚
新媒体编辑-X
图片-品牌提供
通盈策略-通盈策略官网-沈阳配资平台-最大最正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